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走进富海:探寻AI赋能化工企业的实践典范
7月3日,由我会人工智能专家库专家与华为等行业精英一行三人组成的专项调研团队,走进了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海集团)。富海集团深耕能源化工行业 27 年,业务覆盖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煤化工、物流运输、油气站运营等领域,其中,“PX-PTA- 聚酯”产业链作为山东省链主企业标杆,始终引领行业发展。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人工智能赋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部署的关键一步,此行旨在挖掘AI技术在富海控股的创新实践与经验,为全省化工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切实路径探索。
甫一抵达,调研团队便在富海集团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深入生产现场。在现代化的石化装置区,传感器网络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实时捕捉着设备的温度、振动、压力等海量数据。富海技术人员现场展示了其部署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基于AI算法进行实时优化控制,通过对反应参数的动态微调,我们成功将某关键装置的运行效率提升了3.5%,同时有效降低了异常波动频率。”在中央控制室巨大的屏幕上,能耗管理平台正闪烁着动态更新的数据流。“基于AI的能源优化模型,实现了蒸汽、电力等能源介质的精准匹配与梯级利用,一年下来综合能耗降低了近2%,折算经济效益可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安全环保智能监测体系——高清视频结合AI图像识别,24小时无死角监控厂区人员行为、设备状态及潜在泄漏点,系统能在毫秒级发出预警,将风险扼杀于萌芽。富海特别提及其在数据安全领域的突破性尝试:“我们与合作伙伴探索联邦学习技术,让多个业务单元甚至产业链伙伴能在原始数据不出域、严格保障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协作训练更强大的AI预测模型,真正做到了‘可用不可见’。”
带着现场考察的直观印象,调研团队与富海集团技术、生产、信息化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专题座谈。富海详细分享了其将AI深度融入“PX-PTA-聚酯”这条标志性产业链的实践图谱:从原油进厂调和的智能决策支持,到复杂反应过程的实时优化控制;从关键动设备(如大型压缩机)基于振动分析的预测性维护(成功将非计划停车减少了40%),到供应链物流的智能调度排产。每一个案例背后,都凝结着对效率、安全、环保和成本的不懈追求。调研组专家对此高度评价,认为富海在工业场景的AI落地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其经验验证了“数据驱动、场景为王、价值闭环”的工业AI落地铁律。
针对问题与挑战。富海坦诚指出了当前AI深入应用面临的“三座大山”:一是兼具化工专业知识和AI技能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一将难求”;二是工业数据质量参差、格式多样、孤岛林立,制约了模型训练效率和精度;三是涉及核心工艺的数据安全与模型知识产权保护,亟需更完善的标准与法规支撑。对此,富海呼吁加强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人才,由政府或协会牵头建立化工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共享机制(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并加快制定AI在化工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规范和标准。对此,华为随团专家就垂域模型开发与其进行了探讨,认为聚焦特定工艺链、积累高质量行业知识库是构建有竞争力化工大模型的关键。同时强调了安全可靠的工业网络和边缘计算能力对支撑海量实时数据处理的基础作用。富海表示:持续投入AI研发,重点攻关分子模拟辅助新材料研发、全流程闭环智能优化、以及基于AI的碳足迹精准追踪与管理,致力于打造“更智能、更安全、更绿色”的现代化工企业。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对AI企业成功实践的细致梳理,更是一场汇聚产业智慧、直面痛点、共谋未来的思想碰撞。调研团队一致认为,富海集团在AI赋能上的系统布局和显著成效,为山东省化工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富海样本”,将为全省化工企业和园区拥抱智能化浪潮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此前,富海集团已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上一篇:道达尔能源公司到访管道局
下一篇:中国化学与Wood公司交流座谈